查看原文
其他

OCAT馆群|和OCAT出版物一起,在北京abC书展“游牧”四天



迫不及待想见大家了!


7月28日–31日,OCAT将携带馆群出版物参加第七届abC艺术书展·北京。


OCAT将在此次2022 abC艺术书展·北京上,向大家展示最新面世的三种研究出版物:《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世界3:图像志文献库》《张鼎2018-2019》,以及备受欢迎的《张培力——艺术工作手册》《水墨炼金术:谷文达的实验水墨》《艺术及其历史》《空间的美术史》和《遗址与图像》等经典出版物。欢迎大家前来A52展位阅览喔!



 新书速递 


·1·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作者:雅希·埃尔斯纳
出版日期:2022年3月
书刊号:ISBN 978-7-208-17453-5/J·625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540 语言:中文、英文开本:16开

作为一门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现代学科,艺术史在大多数时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由此也引发了根本的学科问题:在全球转向的大背景下,依赖欧洲文化及语言构建出的经典话语体系及解题思路,一旦走出西方语境,将如何面对其他文化传统?又在何种程度上可借为他用?我们能否超越自身的固有视角,找到解释多元文化的有效路径?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第三辑,为中英双语读物。本书主要为2017年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系列的成果展示,同时收录了多篇埃尔斯纳的相关论文,以及他对潘氏的一篇核心理论文章的译文。作者就比较主义作为一种可能性如何解决欧洲中心主义的问题,以及如何联结艺术史的过去与未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并力图在理论框架层面为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史研究及中国本土的艺术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2·


《世界3:图像志文献库》

主编:巫鸿、郭伟其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书刊号:ISBN 978-7-208-17679-9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336  

开本:16开 156*216mm   

字数:262千字


“世界3”艺术史理论丛书第五辑以“图像志文献库”为主题,详细地讨论了图像志研究的源流、发展及经典案例。“图像志”这一议题关系到美术史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概念以及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它还涉及当代中国美术史研究如何吸收西方美术史学的图像整理经验,如何就图像库建设展开对话,并对建立全球性的图像志文献库发挥独特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3:图像志文献库》分析了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及其图书馆的“图片文献库”“中世纪艺术索引”、Iconclass等著名图像志研究案例,也介绍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汉画数据库”等中国图像志的整理工作。书中还包括关于图书、学术会议的评介与报道,精选了多位优秀图像志研究者的著述,既有生动的案例分析也有对名家理论的回顾。


·3·


《张鼎2018-2019》


出版日期:2021年

书刊号:ISBN 978-7-5362-7292-7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页数:162

语种:中文、英语

开本:787mm x 1092mm


艺术家张鼎于2019-2020年在OCAT上海馆举办个展“张鼎:高速形式”。本画册基于该展览,对艺术家在2018至2019年期间进行的重要艺术项目展开了系统性的梳理,内容包括三篇学者文章,以及艺术项目“安全屋”和“高速形式”的全面视觉展示。该书的设计理念,通过相互排斥的书本结构否定阅读习惯从而观察叙事的矛盾、对立以及摩擦。从根本思考,物质结构如何与思想结合互动而形成另一种阅读行为。翻页是动词但它并不应该被设定为左右运动(水平阅读)的关系,定义这行为机制的是机器,不是阅读。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书的物理形态需要服务的是阅读而不是生产的流程。


 经典出版物 



·1·


《艺术及其历史》


主编:范景中、严善錞

出版日期:2018年

书刊号:ISBN 978-7-100-15739-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388

语言:中文 

开本:640×960mm 1/16


《艺术及其历史》是为纪念国内著名艺术史批评家、中国当代艺术的有力推动者黄专先生,由著名艺术史学者范景中、严善錞发起的一次学术性纪念活动的成果,集结了国内外多位正活跃在艺术史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倾力撰写的文章,以此为庄重的仪式,表达他们对共同的朋友黄专先生的怀念之情。


·2·


《水墨炼金术:谷文达的实验水墨》


主编:黄专

出版日期:2010年

书刊号:ISBN 978-7-5362-4414-6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页数:605

语言:中文 

开本:1/16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展览学术丛书”之一,该出版物通过对于艺术家谷文达长达三十多年来的水墨艺术实验和相关文献的梳理,力图为我们思考中国实验水墨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长期以来,“水墨问题”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问题之一,无论在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化启蒙运动或是在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水墨问题”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都扮演无可替代的历史角色,尤其在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独立的文化品质、思维观念和美学性格的历史过程中,“水墨问题”更凸现了它作为作为一种本土性综合资源的独特价值,从文化学、语言学、哲学、思想史和艺术史多语境、全方位开展对“水墨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应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建设和史学研究的权重性课题,而谷文达的水墨实验为这个课题的展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艺术个案。


·3·


《张培力——艺术工作手册》


主编:黄专

出版日期:2008年9月

书刊号:ISBN 978-7-5362-3517-5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页数:503

语言:中文 

开本:1/16


早在 1988 年,张培力创作了录像作品《30X30》,并因此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85 时期,张培力参与组织了“新空间”展览、 “池社”团体;1995 年,他开始放弃绘画创作,全力投入录像艺术创作,包括相关的摄影、装置艺术创作;从 2001 年开始至今,张培力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新 媒体系的系主任,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教育事业。本书主要内容囊括张培力所有作品各方面信息的详细记录,艺术家谈自己与别人谈艺术家的文本,以及张培力教学方面的核心观念等等层面,是为全方位展现张培力艺术工作的首本个人手册。


·4·


《“空间”的美术史》


作者:巫鸿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书刊号:ISBN 978-7-208-14526-9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372

语言:中文、英文


《“空间”的美术史》 是以巫鸿教授应OCAT研究中心之邀,于2016年6月20至22日所做的同名系列讲座的内容整理而得。巫鸿教授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项目2016年的年度学者。


美术史对视觉对象的分析长期以来围绕着“图像”和“形式”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而“空间”一词虽在传统美术史研究中经常出现,却始终未形成一个以此为核心的描述与解释的框架。“‘空间’的美术史”三场系列讲座以及《“空间”的美术史》一书,关注空间概念在“图像分析”“物件的视觉与意义分析”“复杂的综合艺术体分析”中的用途。巫鸿教授在对中国美术史个案研究的总结以及再思考的基础之上,对这一概念在不同分析层面进行整合与提升,以期将“空间”概念在美术史研究中的地位提升至“图像”和“形式”的层次。


·5·


《遗址与图像》

主编:巫鸿、郭伟其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书刊号:ISBN 978-7-5122-1050-9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页数:283语言:中文、英文

《遗址与图像》一书为年度展览“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计划”配套出版物,全书结构与展览一样分为两大部分。

牛津大学的部分,收录了雅希·埃尔斯纳教授为展览撰写的综述文章,考察了遗址与实物流变的历史,而摄影对此种历史的记录则为我们进行比较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牛津大学的莎莉·克劳福德与凯特琳娜·乌尔姆施耐德两位博士撰写的文章从摄影发展的历史出发,探讨摄影在考古学概念形成以及考古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芝加哥大学部分则收录了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教授为展览撰写的同名文章,详述了此部分展览的内容,并追溯了天龙山石窟早期历史与造像被剥离原址流散至世界各地的近代历史,而书中巫鸿教授的 《“不可移动文物”与考古美术的理想》一文则从理论上回应展览中频繁出现“不可移动文物”对文物所处原址的要求,提出了考古美术的种种理想。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和太原理工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合作研究实现的石窟整体虚拟复原的3D与虚拟现实展示。太原理工大学张晓老师同时也为该项目实施使用的技术撰写了说明文章。


第七届 abC艺术书展

2022·北京



第七届abC艺术书展·北京携手北京坊将于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本次abC艺术书展以“游牧与想象”为主题,共包括三个策划选书项目,七件个人作品/项目,三个独立策展项目,以及一个声音环境项目。



 书展开放时间 

 7月28日 (Thur.) -  7月31日 (Sun.)  

7月28日:14:00 - 18:00

7月29日 - 7月31日:11:00 - 18:00


 盲鸟票( 6.28 停售)

¥50

 早鸟票( 7.27 24:00 停售)

¥60

 原价票( 7.28 00:00 开售)

¥80

 

👇 扫码购票👇


OCAT展位

A52


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廊房头条17号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







OCAT研究中心

正在展出:“七个问题——

新世纪南方艺术生态考察”




参观须知


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请参观展览及进入OCAT研究中心图书馆的朋友扫描以下美术馆预约码进行预约。



到馆观众请出示美术馆预约二维码并进行北京健康宝“本人信息扫描登记”。凭北京健康宝绿码及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进馆,同时配合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超过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谢绝入馆,敬请谅解;入馆后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排队和参观时请全程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错时、分批入馆。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OCAT研究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